读了《进与退》等三篇文章,非常高兴。这三篇文章可以说是一束茁壮的幼苗,它体现了园丁的辛勤培育,体现了幼苗正在健康地成长。 从中学生来说,三篇文章都可以说是优秀之作。它们的作者时三中全会的精神能正确领合,时个人的前途有正确的认识,朝气篷勃,胸怀壮志;因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正确的,感情是健康的。表达方面,基本上文从辞顺,条理清楚,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写议论文不但要论点乓确鲜明,还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所谓言之成理,是说所发的议论要有道理,要符合逻样思维的规律;所谓持之有故,是指理论要有针对性,说理要有可靠的根据。这样文章才有说服力。这三篇文章,有的能有理有据地先阐述道理,再引出自己所要论述的中心,有的先谈生活中的见闻,由见闻到感受,从而抒发自己的见解:都能达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基本要求。 写议论文除上述基本要求外,具体方法是灵活多样,不构一格的。这三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作者提出一对包含辩证关系的概念来加以分析,分析它们是矛盾的统一体,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依存的,在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如何正确处理这一对概念之向的关系的结论。例如《进与退》,分析了退与进的关系,退是为了进,要该退则退,应进则进,并指出该退不退、应进不进的危害性,证明当前在调整国民经济上的退,正是为了今后大规模的前进。又如“给”与“拿”及其它》,分析了“给”与“拿”这一时概念,用高尔基的《花》来说明这一时概念的关系,指出“给”永远比“拿”愉快,再进一步阐明“给”的伟大意义,表明自己妥为人民、为后来者多作出贡献的雄心大志。再如《栋梁与砖瓦》,它和《进与退》一样在题目上就鲜明地提出一对相时立的概念,作者强调了争取做栋梁的鸿鸽之志,也阐述了砖瓦的重要作用,最后表示要以雷锋为榜样,要力争做栋梁,也要有做砖瓦的思想准备。三篇文章的作者都能运角辩证观点,从科学的分析中作出基本正确的结论,因而取得优秀的成绩。 这三篇文章在议论事理,阐述问题方面,也还有不足之处。例如《进与退》在分析棍念的部分,章法还比较松散,不够产密,在论述全文主旨—国民经济中的退与进时,阐发不够,因而丈章内容不够丰满。《“给”与“拿”及其它》在文采方面,比其它二篇为佳,但是阐述《花》的题旨,却嫌不足。全文既以《读<花津感》为副标题,文章就应概括地让人知道《花》的主旨是什么,并以咚妙主旨为红线,构成一个有机的浑成体,在这方面,丈宁还亨些冬冬“栋梁与砖瓦》这篇,立意很好,但结论应归结为既要立栋梁大志,又要有砖瓦精神,既要有雄心成为栋梁,又要能甘心充当砖瓦,这方面似乎不够显豁,因而使论点不够鲜明。其次,“好胜之心,从皆有之”的说法,也欠妥当,壮志雄心是不能等同于“好胜之心”的。这里对各文提出些缺点,并非对青年同学过于求全,而是深切盼望他们而尺竿头能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