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要读书 |
|
文章作者:私服999 |
文章来源:www.sf999.co |
更新时间:2013-7-12 16:47:45 |
浏览次数:9 |
|
|
|
晚上小姨给我打电话,问我学习机里英语的发言标不标准,因为感觉和平时听到的不一样。我正纳闷着呢,什么学习机啊?在我的印象里,“学习”俩字很难和阿姨扯上关系。我听了下,那24个字母的发音不要太标准了。我问她:“你们俩干嘛呢?”她们告诉我,最近她们俩一人花了两千多大洋各买了一个学习机,要开始读书了!说真的,一时半会,我还真回不过神来。小姨读到三年级就不读了,二姨更绝,从外婆把她送学校的第一天起就直接跑回家了,从此坚决不踏入校门半步。她们俩未满18周岁就出去打工了,后来就一直在常州,迫于“生活压力”,基本的普通话还能讲,可大字却不识一个。好几次,看着二姨看电视剧那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就好奇问她:“你怎么知道人家说什么呢?”她答道:“大概能听懂就行了。” 前几年,她们也跟我说过,光听懂还真不够,出了门,大字不识,就跟半个瞎子一样了,告诉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要步我妈和她俩的后尘。不过倒真没想到,两个年近40的“老太婆”竟然开始奋发图强了!听着电话那头小姨兴奋地跟我介绍学习机的强大功能,我心里百感交集。外公外婆是中国最典型的农民——目不识丁并且崇尚“读书无用论“。听我妈说,以前她读书的时候,放了学就往家里跑,开始干活,不是编草席就是打猪草,要么下地种田,别说玩了,连做作业的空都没有,后来感觉这样太乏了,跟家里说不读了,外公外婆想着读书还真没用,也就同意了,几个舅舅阿姨的经历大抵如此。妈妈只念了四年书,识的字不多,再加上不常用,丢得也快,她最怕的就是说普通话了,因为她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好,我总是鼓励她多说,她说:“越说不好越被人笑,越被笑就越不敢开口了,还是你两个阿姨好,在外地溜过了,还能说几句。”妈妈的几个兄弟姐妹里,数小舅舅最幸福了,等到小舅舅读书的时候,外公外婆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的好转,可惜小舅舅也是个烦书的主,小学就比别人多念了好几年,后来干脆就连初中也不上了,任凭外公怎么往学校里赶。那时候我还很小,记得爸爸跟外公说:“一定要让他读书,不识字以后出去要怎么办啊。”这句话也是爸爸经常说的一句话。 妈妈这边五个兄弟姐妹,爸爸那边7个,就数爸爸书读得最高。爸爸经常会跟我们讲起他的求学经历,那时候家里很穷,爷爷也不太重视教育,其他几个叔叔和姑姑老早就辍学了,就爸爸一个人,不管怎么苦一定要读书。读书,是爸爸一辈子的爱,也是他一辈子的痛。高中快毕业的时候,爷爷给爸爸一笔钱,跟他说:“就给你这么多钱,你要拿这些钱继续读书考大学还是去学门手艺,自己看着办,钱花光了,我们也就不管你了。”爸爸说,那时候年纪也还小,再加上天生胆子小,想着如果大学没考上就什么也没有了,学门手艺至少还能糊口,便选择了辍学。每每回想起来,他总是痛心疾首,悔恨自己当初的决定“如果当年选择读书,也许命运会改写的吧。”他总是这样认为,虽然知道一切已然无济于事。都说,父母会把自己未遂的愿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我便很能理解这些。到我和弟弟读书的时候,爸爸的立场很坚定,不管家里多困难,书一定要读,即使弟弟小时候很不争气,家里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在我的印象里,书总是爸爸最珍惜、最贴身的东西,我对书的喜爱,最初的影响便是来源于他。 我想,两个阿姨许是吃了没文化的太多苦头了,才会在这样的年纪萌生了重拾书本的念头,而我也知道,对她们来说,从头再来谈何容易!我跟小姨说,那发音太标准了,别说对你们了,就是对我来说都太难了,你们只要学到能跟人交流就可以了,不需要对自己要求太高。此时,我多希望自己能在她们身边,帮帮她们,总比让她们自己对着学习机枯燥地学来得快。小姨说,她要把24个字母学会,我笑笑说,好的,过年回家看看你们的成果,虽然我真的不抱太大的希望! 对于读书,别人总是对我们家竖起大拇指,更多的是夸我和弟弟聪明。说实话,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读书十几年,一路走来,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要感谢的人也太多,首先便是父母。都说,命运要靠自己把握,可总觉得,要爬上梯子,首先要感谢的是给你依靠的那堵墙,其牢固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爬梯子时的心境以及最终能否顺利向上,而于我来说,这堵墙便是父母的支持,也正是这堵墙,造就了我们这一辈和上一辈人截然不同的命运!待我的孩子读书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给他们更坚强的依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