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县增口金兰村的铁山组,正在罗霄山脉的分水岭上,是个一脚踏湘赣两省的地方,海拔1600米。铁山离金兰村10公里,离增口乡25公里。原来无小学,1973年,为了8个失学孩子 ,已在村校任教5年的黄绍忠请缨来这里办学,在乌岭脚盖了一个草棚,学校就办起来了。 铁山很穷,黄绍忠给我们念了一首民谣:“铁山大山窝,出门就爬坡,山上一把刀,砍柴烧炭度日月。”刚办学时,一个劳动日值不过8分钱,谁家能拿钱送孩子读书啊,因此,办学之初,他就宣布不要家长一分钱。那时节,他开展勤工俭学利用课余时间,一边带着学生采挖野生药材,捡竹尾巴扎扫把儿,抓现金,解决书记课本费等急需;一边开山种树,教给孩子一些基本劳动技能和植树造林知识。当年栽下的杉树,现已成参天大树,校园边的林场,储材量达800个立方米。 从1973年办学至今19年了,铁山小学一直坚持勤工俭学,一直坚持免费入学,学校实行的单班复式教学,隔年招生,现有12名学生。多年来。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均为100%。一个原来文盲充斥的地方,现在也出了中专生,几乎户户都有初、高中学生。校区的铁山、雷打石两个组21户山民都说,我们是享了黄绍忠的福。 荒山中也因此被评为地区勤工俭学一面红旗,1978年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1990年,办大教育、大经济的思想,像金钥匙打开了他的思路。办学研究不能只盯在学校,要为当地经济发展着想。当地经济怎样才能发展呢?他想,关键要跳出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既然这里土壤、气候都适宜药材生长,我们为什么不能办药材场,搞商品生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