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过不少杂文的爱好者,他们常常提出一个问题:写杂文难不难?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从什么是杂文谈起。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是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政论文。以短小、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战斗的文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一篇好杂文,应该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杂文是一种政论,但又不同于报刊上的社论或评论,应该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杂文要有鲜明的政治见解,但在阐述政治观点的同时,要有文艺的色彩和诗的语言。杂而有文,正是杂文区别于一般政论的所在.正因为杂文是一种文艺作品,它的开头、结尾、结构、语言以及材料的运用、议论的穿插,都要做精心的安排。 关于杂文的释义,在古代一些文学评论著作中,也偶尔有所论及。刘勰的《文心雕龙》曾有专门一章论及杂文。刘勰认为,杂文是“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暇豫”,是舒适安乐的意思;“末造”则是等而下之的别称。在这位老先生看来,杂文不过是文章的末流,或是文人学士们的安适工作。他还具体考察了杂文包括的范围:“详夫汉来杂文,名号多品。或典浩誓问,或览略篇章,或曲操美引,或吟讽谣咏,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好家伙,“杂文”真是“杂”得不得了,典、浩、誓、问等十六种文体,都归入到杂文中去了,真是“杂”文了。在我们看来,刘勰所说的杂文的内容,与我们今天的杂文,有很大的不同.刘勰在“杂文”这一章中,十分推崇枚乘的《七发》,称它是“夸丽风骇”的杂文,“观枚氏首唱,信独拔而伟丽矣”。但是,严格说来《七发》是一篇从骚体的楚辞演化而来的汉赋,不能算作杂文。 《汉书·艺文志》中曾指出:“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说。”这种“杂说”的文章,比较接近于我们今天的杂文。“叙述”即叙事、摆事实,“议论”则是分析、讲道理。自战国时代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都有这一类“杂说”的文章。最早的杂文,根据陈虞孙同志的意见,可算《孟子》中齐人有一妻一妾那篇短文、这篇仅有几百字的短文,是具有“议论而兼叙述的杂说”特点的。此外,《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荀子的《劝学篇》、韩非的《说难》,都可以说是中国较早的杂文。秦汉以来,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陈政事疏》、晃错的《论贵粟疏》,指陈利害,议论透辟,切中时弊,锋芒锐利,也应该说是“议论而兼叙述”的杂文。中唐以后,诗风衰颓,小品文放了光彩。有一部分小品文,也是杂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以生动的笔调,介绍了一个捕蛇者的不幸境遇,文末点出“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主题,篇幅虽小,寓意深长。皮日休的《皮子文蔽》中的小品文,被鲁迅称之为“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原谤》、《原宝》诸篇,都是愤激之谈。明末清初,一部分知识分子不满现实,也曾用杂文来抒发他们的不平,遭到清朝统治者雍正、乾隆的“文字狱”的残酷镇压。此后,杂文消沉了二百多年。到了“五四”运动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重新拿起了杂文这把匕首,擦去了蒙在上面的污垢和灰尘,使其锋利无比,形成了一代“鲁迅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问题:有话要说,则杂文兴,就不存在写杂文难不难的问题。有志于学写杂文的同学,不妨有选择读一点上面提到的名家杂文的代表作,借以打开眼界,以增见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