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称羡于文豪巨匠们写作时的洋洋万言,如泻珠玑,总以为他们有什么“决(诀)窍”,临到自己写文章时,则苦于无从下笔。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尤为普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材料缺乏,生活见识太少。老舍说得好:“要向生活学习,生活是吾师。” 其实,死啃书本,轻视生活是封建文人相沿已久的陋习,他们崇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长此以往,自然就会是闭门造车,言之无物了。大诗人李白为什么能写出许多豪迈激昂的爱国诗篇来?不正是因为他遍游天下,所见极广的缘故吗?如果杜甫的一生不是颠沛流离,他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吗?文学史上这样的例子府拾皆是。它们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工夫在诗外”呀! 是的,写作文实际上就是“写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所想,“不见不闻”,只凭空想,当然笔下看不到生活的影子了。既然肚中无货,有的同学只好东拼西凑,甚至说假话,说空话来作文了,这样的文章如果能情真意切,生动感人,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如果说轻视生活,胡编乱造是封建文人的谬种流传,那么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假大空”的一套更使它流毒更广,为害极大。今天应该是对这种流毒斩草除根,恢复实事求是的学风、文风的时候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改革洪流汹涌澎湃,精神文明之花遍开的时代,是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的时代,为什么我们中学生不可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进生活之中,去反映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时代精神风貌呢? 当然,明白了“生活是吾师”这个道理并不就此一了百了,如何向生活学习这又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有的老师辛辛苦苦批改、讲评学生的作文,却恰恰忽略教给学生怎样学习生活的办法,难怪学生的文章无大的长进了。老师们向生活学习的问题也不光是我们学生的问题呀! 回顾自己在写作上走过的路,不正是一条走向生活,探求人生的路吗?我平时注意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并用扎(札)、记、日记将其记录一下来,日积月累,终于获益非浅,这使我更坚定了这个信念,生活是吾师! “坐着说,何如起来行”,我们再也不能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了。同学们,社会在召唤我们!生活在召唤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