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主题性是指在对象性的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主体在通课题相互作用时由自身一定的素质结构所产生的功能表现。在行为上其表现出的特征是三个层次,一是独立性,即主体能够自主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自我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自尊、自信、具有自我调控。自觉自理、独立判断的能力。二是主动性,即主体主动自觉地对课题发出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分析、判断。在思想上表现为较高的成就动机、竞争意识、积极的参与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兴趣广泛、喜欢挑战、表现欲强,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等。三是创造性,即主体对现实的超越,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三个层次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独立性是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主动性是主体性的狠心与动力,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 学生是教学认识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才能使教学认识或学习成为可能,也才能使它们自身真正成为教学认识的主体,才能实现其社会与个性化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