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写作,论题极为广泛,大至国家、世界大事,小至平凡的生活琐事,,都有议论的价值。议论可大可小,关健则在于议论的观点要正确、鲜明,论证必须严密,有说服力。 这是一组写得比较成功的议论文。三篇文章,基本观点相通,但论述.点各有所侧重。由于作者能从生活实际、历史画卷中撷取翔实、有力的材杆,在论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心论题时,就都显示出较强的说服力,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论证要有说服力,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使人信服的材料(论据)。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选择和使用材料是否妥贴,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往往反映出议论文质量的优劣高下。一个精明的作者,总会去努力搜寻有力的材料,而决不作浮泛的空论。 《爱国---人的道德、情操》一文,从道德情操的角度,揭示爱国的真谛.作者精选了富于表现力的材杆:以肖邦客死异邦,遗嘱他人把他的心脏运回华沙,葬在他的诞生地附近,赞美对祖国的一往情深;以屈原虽遭流放,仍眷顾楚国而作《离骚》的故事 ,表观爱国者的忠贞,以陆游、文天祥的脍炙人口的名诗,表明坚定不移的爱国意志;以孙中山、周恩来等革命先驱的斗争事迹,展示为拯救祖国而甘愿献身的崇高品格;又以海外学者归国,棒打不飞的事迹,歌项祖国高于一切的信念。文幸引用的材料,贯古通今,涉及中外,而且所取的角度都能服从于仪论的需要。这些材料经过作者的恰当组织,就显得层次严密、条理清楚。读之不但令人信服,而且似乎置身于充满高尚道德情操的氛国之中。 论证要有说服力,除了论据充实,还得讲究科学的论证万法,这就必须深入揭示论题与材朴之间的逻样联系。有些材料必须通过揭示,才能表现出在论证过程中的价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文,在这一点上取得了成功。栾弗是新时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文章叙述他的事迹后,写了如下一段话:“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栾弗就是这样一棵小草,活着用绿装点祖国,死了用躯体肥沃大地,他用寸草之心,报答慈母-祖国的爱。”寸草的精神和栾弗的品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这样被深刻动人地揭示了出来。同样,在叙述退休女工临终献款的事迹后,也有一段议论:“各人的情况有所不同,能力也有大小之分,但只要有寸草之心,就能象春蚕那样,把最纯洁、最柔软的丝全部赦给祖国。”用春蚕吐丝来表现胡阿素的精神,确实深刻揭示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可见,有了材料还要善于揭示它的意义,使它有效地为论题服务。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位作者都有一定的文史知识。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有助于论证的充实和深入。《赞“中国的补梁”》,谈古论今,挥洒自如,视外开阔,思路宽畅,有相当的雄辨力。古人说作文要“思接千载,视遍千里”,没有充分的知识,是办不到的。 看来,在这些方面,这三篇文章对中学生的议论文的写作,可能会有有益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