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这种的个别主观题、个别得分点仍有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也不符合正常的逻辑思维。例如,1996年高考第36题,是关于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状况的表格题,该题答案中说“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提高”。这一观点物理从理论上还是事实上都有错误的。从理论上说,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指标是资金里入了和成本利润率,产量虽高,但如果其投资多。收益少、成本高,经济效益就一定会“水涨船高”吗?从事实上看,如某市一家客车厂,日产量50多辆,但实现销售只有10多辆,产品积压、亏损严重,能说产量与效益成正比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发展规模经济,争创名优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又如,1996年高考第34题,辨析“近朱近墨”、“孟母三迁”的问题,从哲学角度将,该题夸大了外因的作用,否认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但答案偏不这样拟,说孟母的做法否认了人的能动性,这就不符合正常的逻辑思维。这种导向,恐怕不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因为,在抽象思维领域、人们通常是把内因与外因、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联系在一起加以思考的。再如,还是那道汽车生产的表格题,题目问“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根据题意,显然应该答发展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汽车企业应该优胜劣汰,实行资产重组等,但答案却写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细想是有道理的,然而离图表及题目的本意就比较远了。照此答题,要说有点道理的话就太多了,也哭说要条横结构,不能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等,这些话比评分标准不是更加合理吗?因此,主观题的答案应严格遵循“就事论事”原则,而不宜扯得太远。该题的第三问,要求考生提出可供企业参考的合理化建议,但答案却成了考生向政府部门提建议(答案的意思是企业向政府部门建议),“国家要加强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使汽车制造业优胜劣汰,并创设有利于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这种答案不能不给人一种离题的感觉,是欠合理的。 总之,高考命题者在试题设计,包括选材、设问、组织答案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推敲。所谓答案的标准化,就是指根据题意,非答不可、不容争议的答题语言。可答可不答的,则不宜列入评分标准,离题较远的,也不宜放到评分标准中区。答案语言应尽量克服主观随意性,能用教材语言的应尽量用教材语言,避免给人以“生造”术语的感觉。重组教材观点的,也应遵循可接受原则和逻辑思维的一般规律,使用的时政语言必须具有权威性。因为,高考答案是“一家之言”,这个“一家之言”必须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这才是客观的、公正的。反之,如果上述三个问题不解决,那么考试结果很容易导致那些不太切题的、东拉西扯的、漫天散网的考生得高分,而哪些思维品质较好的考试尽管答题语言同答案不一致,但却是符合题意的,他们的答案得不到分,或拿不到高分,从而降低高考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只有提高主观题答案的标准化程度,才能有效地控制评分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