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前一部分从试题所捉供的材抖出发,密切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实际,记叙作文“无话可说”总得低分的苦恼,又举班上同学游大蜀山后,老师出了“蜀山游记”文题,同学们积极作文,许多同学得了高分。从低分到高分的这一实际,使人认识到怎样才能写好作文,提高作文水平。紧接下来根据以上事实,得出结论:“作文要写熟悉的内容”;同时指出妥作到这一点,关健在于“老师的作文题一定要出得好”。举“黄山风光”一题,因只有几个同学去过,老师虽辅以黄山风景画,也无济于事。用反面事实作论据,论证没有熟悉的内容写不出好文章。又举未自清的《背影》中父亲越过高台为他买桔子的情景,真是催人泪下I这是用正面事实作论据,论证了只有写熟悉的内容才真实,能打动人,这是用正反两个事实论证同一个论点:要写熟悉的内容。这一部分重点突出,论据恰当,正反结合,论证充分。 文章后一部分阐述要写好一篇作文,一要打好基础,指语文基础知识,加强文学修养。二要注意积累素材,指出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举鲁迅笔下的杨二嫂为例。说明以上两点是决定因素,是内因;教师出题、辅导是外因,更强调内因起决定作用,号召结尾。 这篇文章主要优点是对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水平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较为成熟的意见。先重点深入论证了要写熟悉的内容;再阐述要打好基础;积累素材。对自己的观点有所分析,有所论证,论据恰当,充分有力。也正象作者在文中所说:打好基础很重要。作者的基础较好,语言流畅,词汇丰富,可谓得心应手。 但一个较大缺点是忍维不够缜密,文章内在联系不够周延,论点提得不够明确。全文中心论点到底是什么?就文幸来看,其论点是在论证中逐步出现的。前一大部分论证的是必须“写熟悉的内容”,这无疑应是论点的一部分。后一部分说:“要写好一篇作文,我认为要做到:(一)打好基础……(二)要注意积累素材”,从结构看,这好象是总结以上得出的结论,而实际是另起炉灶衬写好作文又提出的两个观点。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就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水平,提出写熟悉的内容,打好基础,积累素材的改革意见。然而文章最后止于“我认为”的两点意见上,把前一部分重点论证的“写熟悉的内容”的沦断又置之不理了。这样,前一个观点和后两个观点缺乏内在联系了。文章最后应当有一个简洁的结尾,把前后内容归纳一下,明确中心论点并引到文题上。全文观点正确,也较深入,可惜结构欠严谨,中心论点不够明确,主要在于时间仓促,思维不够缜密,顾此失彼所致。 |